一、蝸輪絲桿升降機卡死的主要原因
1. 潤滑不良或油脂選擇不當
- 蝸輪、蝸桿及絲桿螺母副長期缺乏潤滑,或使用的潤滑油 / 脂型號不符,如粘度太低等,會導致摩擦阻力增大,進而出現卡頓甚至卡死。
- 油脂變質(如混入雜質、水分)也會降低潤滑效果,加劇部件磨損。
2. 異物進入或部件磨損、變形
- 外界灰塵、金屬碎屑等異物進入傳動機構,卡在蝸輪與蝸桿的齒隙、絲桿與螺母的螺紋間,阻礙正常嚙合或滑動,導致卡死。
- 長期過載或頻繁啟停,會使蝸輪、蝸桿齒面磨損嚴重(如齒面剝落、齒形變形),或絲桿、螺母螺紋磨損、變形,造成嚙合不良、卡滯。

3. 安裝調試不當
- 升降機安裝時,絲桿與蝸輪箱的同軸度偏差過大,或絲桿垂直度不符合要求,會導致運行時受力不均,產生附加力矩,引發卡死。
- 蝸輪與蝸桿的嚙合間隙調整不當(過緊),會增加摩擦阻力,甚至出現 “咬死” 現象。
4. 負載過大或工況異常
- 實際負載升降機的額定承載能力,會導致蝸輪、蝸桿及絲桿承受過大應力,發生塑性變形或卡死。
- 工作環境惡劣(如高溫、低溫、潮濕),可能導致部件銹蝕、潤滑脂失效,或材料性能下降,引發卡死。
5. 零部件質量問題
- 蝸輪、蝸桿、絲桿等關鍵部件材質不合格(如強度不足、硬度不夠),或加工精度低(如齒形誤差、螺紋精度差),會導致嚙合不良,運行中易卡死。
二、對應的解決方法
1. 潤滑條件
- 定期檢查與加注潤滑脂:根據設備手冊要求,定期清理舊油脂,加注適配型號的潤滑脂
- 清理雜質:若發現油脂中混入雜質,需清洗傳動部件(如蝸輪箱、絲桿螺母副),更換新潤滑脂。
2. 清理異物并修復 / 更換磨損部件
- 檢查并清理異物:拆開升降機外殼,檢查蝸輪蝸桿齒隙、絲桿與螺母間隙,進入的灰塵、碎屑等異物。
- 檢測磨損程度:用游標卡尺、百分表等工具測量蝸輪蝸桿齒厚、絲桿螺紋精度,若磨損或變形允許范圍,需更換新的零部件(如蝸輪、蝸桿、絲桿、螺母)。

3. 重新安裝調試,確保精度
- 校準安裝精度:重新調整升降機的安裝位置,確保絲桿與蝸輪箱的同軸度、絲桿垂直度符合技術要求(可借助水平儀、百分表等工具校準)。
- 調整嚙合間隙:根據手冊規定,調整蝸輪與蝸桿的嚙合間隙(通常通過調整蝸桿軸承端蓋或墊片實現),確保間隙合理(既不過松也不過緊)。
4. 控制負載與優化工況
- 核實負載:確認實際負載不得超出升降機額定載荷,若負載過大,需更換更大規格的升降機,或減少負載。
- 更換工作環境:在高溫環境中加裝散熱裝置,潮濕環境中做好防水防潮處理(如加裝防護罩),避免部件銹蝕或潤滑脂失效。
5. 選用合格零部件并加強質量管控
- 更換零部件時,選擇原廠或供應商的產品,確保材質(如蝸輪常用錫青銅,蝸桿常用 45 號鋼調質處理)和加工精度符合標準。
- 新安裝或維修后,進行試運行測試(空載、輕載、額定負載逐步測試),觀察運行是否平穩,有無異響或卡頓。
三、預防措施
- 定期對升降機進行維護保養(如每周檢查潤滑情況,每月檢查部件磨損,每季度全面檢修)。
- 避免頻繁過載運行,操作時遵循設備使用規范。
- 安裝防護罩,防止異物進入傳動機構,同時減少環境因素對設備的影響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有效解決蝸輪絲桿升降機卡死問題,并降低故障復發率。若卡死情況嚴重或自行處理困難,建議聯系維修人員進行檢修。